首页 > 心得体会

初步尝试“指导——自学”教改的体会(精选多篇)

时间:2024-12-04 12:13:00
初步尝试“指导——自学”教改的体会(精选多篇)(全文共9757字)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能力

——初步尝试“指导——自学”教改的体会

泉州培元中学 陈蓓璞

本学期,我校在高二年(4)、(6)两个理科班,进行“指导——自学”的教改试验,这两个班上学期期末参加市统考平均成绩分别是65.8和65.3(满分100分),最高95分,最低26分。班级学生的程度差异较大。其中两班各有35人是高师预备班的同学(将来高考只能报考师范类院校),有18人是普高班的同学。相对来说预备班的同学大多来自农村,学习比较勤奋,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但应变能力较差,不够灵活。而普高班的学生正好相反。如何让他们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暑假的理论培训,我觉得只有进行教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半个学期来的教改试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上课积极发言,踊跃提问,能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还能对单元学习内容作小结。用自己的语言,分别采用列表、画图、逐条罗列等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把单元的知识形成网络。本学期所学《直线》、《不等式》两章,学生均作小结,并且能对教改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次比一次好。

通过调查,两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均支持教改。大家认为教改使他们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开拓了视野。每个单元的学习都有梯度,先是学生自己能学懂的自己学,自己自学弄不懂的大家讨论解决,或教师讲解。改变了传统教法的最大弊端,那就是老师在教,学生学。老师从易到难拼命教,学生拼命学。学生围着老师转,没有思考的余地,只有复制例题。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现在学生觉得有了奔头,也相信自己能学好。下面我就半学期来进行“指导——自学”教改试验的几点尝试阐述如下:

一、实施教改的前提

“指导——自学”教改的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自觉地进行预习。很多教师对教改有疑虑,主要是怕学生没能很好地自习。开始我也很担心,现在觉得这个担心是多余的。我们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向学生介绍我省实施教改的一些好经验,取得的好成绩,以及“指导——自学”的一些具体做法。让学生认识到预习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预习,才能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只有自己先弄懂课本,并且做必要的练习,才能在课堂上有所提高,使学生能在思想上重视预习。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必要的指导。⒈根据学生的建议,在新的一章开始时,安排一、两节课对整章的要点、重点、知识网络、知识点分布、能力要求等进行指导,并用表格的形式打印提纲发给每个学生。每条要求在课本的什么地方都有明确的说明。学生每课预习时应先看看课本的这些要求,并把预习时的学习心得加注在上面。⒉每课后有一个具体下节课的预习提纲。包括预习问题及尝试作业两部分。要求学生预习后能回答预习问题,独立完成预习作业,并把疑难问题写在后面,以便上课提出来。⒊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层次要求。学得快的同学在还没有发预习提纲前,要能独立研读教材,自行解决课本问题,并鼓励他们多看些参考书,自主学习。对于学得慢的同学,则只要求他们能了解课本内容,初步掌握公式,或运用定理解决课本练习题及习题。并把疑难问题都记在书上。这样学生预习各有所得,不会感到学习压力太大。同时,学生有一定的提前量后,就不一定天天预习数学,不会与其他学科争时间,又能有效杜绝作业的抄袭现象。

再者,要有评价预习效果的手段。⒈课前3分钟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及课本(要求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写在书上)。课后老师收取一定数量(每班约10本)课前预习本检查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⒉老师备课时设计一些难度不一的问题,在课堂上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检查学生课前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程度,消除“假如”。⒊安排某些比较宽松的课进行5—10分钟小测,小测的内容可以是课本的例、习题或稍微改造的题目,以检查预习效果。⒋每一单元后在学生小组上评议单元小结的同时,也评议每个同学的预习作业,并且评分作为学生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效果较好。第2单元完成后全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评议每位同学的预习作业。通过统计有80%左右的同学超前一周或一周以上。另外20%的同学也提前1节或几节完成课前作业,基本达到预习要求。

二、挖掘教材,集思广益,形成知识网络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除先安排小测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由于学生预习程度不同。因此,应力求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该掌握的知识点,弄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老师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共同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如:斜率公式 的教学,学生课前预习后,已经懂得如何代公式求直线的斜率。但这个公式非常重要,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是不行的。、,因此要提出:⒈公式的结构:左边是斜率,右边是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的商,这个差是有序的。⒉公式的适用范围:因为分母 ,所以 ,即

、 点所确定的直线不与 轴垂直。⒊公式的应用:已知两点可求过这两点的直线的斜率。⒋公式的变用:因为 ,所以 ,因此可通过这个公式求直线的倾斜角。但是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倾斜角的范围是0≤ 。当 时, 。二是当 时,此公式不能用。公式还可变形为 ,因此已知斜率为 的直线上的两点 、 的距离又可表示为

同时指出 就是下节课要讲的直线的点斜式,引导学生预习下节课。以上诸问题可由学生自行分析,或老师提问,同学讨论,最后由老师归纳。

通过对教材的剖析,集思广益。从学生预习感知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知识面,形成知识结构。使多数同学受益。

三、堂练习是扎实基本功的关键

学生的课前练习都认真做了,但并非人人都做好了,肯定会出现不少缺陷。有的是步骤不完整,解题不规范,也有的是表达不清楚,还有因课本例题比较抽象,一时还没能弄明白,做错作业等等。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必要时调板讲评。练习题可选用书上的原题或变形题,也可另外设计。但难度要适中,要让多数学生能做出来。并尽可能出一点毛病,使学生能在讲评联系的同时,把课前的作业存在问题一并更正,加深对错题的印象。

如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许多同学只知道把求证式拿来变形,得出肯定成立的不等式,而忽视了分析步骤的可行性和可逆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只要将例题:“求证 ”改为“求证 ”让学生做练习,必然有的学生会推出“ ”,然后带领同学找原因。

四、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共同提高

由于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教师在课堂上只须点拨,而无须再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因而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老师便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前后两桌四人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有时可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问题,或解答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发挥小组学 ……此处隐藏4914个字……法。本文就“尝试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中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尝试教学理论历史教学应用教学效果教学创新

尝试教学理论萌芽于1980年开始的尝试教学法实验。尝试教学理论是“尝试成功说”,它系统地提出了学生达到成功的七个条件,从实践上解决了学生达到尝试成功的操作化问题。尝试教学是尝试思想应用到教学中,是一种带有尝试特征的特殊的教学活动。其教学过程是要教师先提出尝试问题,大胆地让学生试一试,有困难可以向同学请教,然后尝试练习,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尝试教学强调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它是一种主体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这是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所在。

近年来,我在历史教学就进行了这种尝试性教学活动,活动中尽可能地运用尝试教学的新理念,教师不要先讲现成的结论,主张

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冲破“先讲后练”[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传统教育模式,构建“先练后讲”[学生先尝试练习,教师再有针对性讲解]的新型教学模式。

根据这一理念,历史教学过程中我通常就每一章节的内容设置出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与探究。比如:在高三历史基础复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可以出示思考题: 请回忆:①辛亥革命结束后有过哪两次复辟帝制的行为?结果如何?②辛(请帮助宣传好范文 网WWW.)亥革命后孙中山又进行了哪几次革命斗争?结果如何?③根据以上两问,1912--1919年间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 通过问题设置情景,引入本课时讲授主题:1912--1919年间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那经济情况又如何呢?从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回忆与思考。 请思考: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时间与原因(历史背景)如何?②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情况如何?③列举民国初年著名实业家及其主张。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在发展,为什么还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表现、结果如何?⑤概述并分析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其影响。 这样通过出示尝试练习题目,让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认定,并进行尝试学习,导学指导。 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让学生尝试仔细认真地发掘考点知

识,从而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分析材料的习惯,并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等略)。把教材内容尽可能转化为教学问题,从而使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进行基础复习与探究。 关于民国初年著名实业家及其主张,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文字材料,图片材料供同学们阅读与观赏(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略)。通过阅读分析有关材料,让学生学会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归纳等处理能力。 通过设疑可以教会学生会思考,把学生摆到主动学习的位置上,使学生感到是他们发现了知识,而不是老师告诉他们的。从而享受到学习活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习的动机。 通过设疑,给学生营造一个思维情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突破重点,难点。通过提问,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教学中也需要一个教学性的反思。通过设定难度较高,立意较新的模拟题,以培养学生历史审题,立意,作答的能力。引导学生“史论结合”地分析问题,对前后知识形成关联。如:概述1840-1919年近代工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从政治、经济、思想分析中国民资工业的历史地位。在此,还可设置中国近代(1912-1919)出现

几种社会经济形态? 关于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设置尝试练习,进行目标教学,注重精讲,以寻求突破。出示图表,培养学生对图表的认知能力,并能从中发现其规律性的东西;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区别现象与本质的能力。 最后通过补充练习让学生触类旁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造精神的形成。

总之,在尝试教学中学习的新理念,有力地冲击了注入式教学的旧观念,这种教育新理念的出发点是: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以人为本。相信“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也是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思维发展的空间。这种尝试教学的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具体表现为四前四后: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练习在前,讲解在后;活动在前,结论在后。其教学的模式一般分为七步: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有一个基本模式。当然,也反对生搬硬套,一成不变。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的需要灵活应用,可以多种变式,关键在于掌握“先练后讲”的基本精神。

多年来,我从事着尝试历史教学的学习,深深地体会到它给我的历史教学带来良好的效应。具体表现有以下优越性的一面:①有

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近年来我所教的高考平均分逐年攀升。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力,减少课外作业负担。④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法不可能是灵丹妙药,十全十美,它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而起作用,在实施中也发现其局限性的一面:学生要有一定的旧知识,作为基础。且学生要有一定的自学力,低年级学生要逐步开始使用,高中生运作的效果较好些。因此,并不是每堂课都用,要扬长避短,灵活机动,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教学体系。

在教学中我还认识到尝试历史教学与创新教育也有着密切联系,“尝试是创新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这一论断已被大家所接受。任何创造发明都必须从尝试开始,没有尝试就没有创新,尝试是发展创造力的门户。我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教师先提出尝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思维束缚,学生可以这样试,也可以那样试,因而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思考空间宽阔。同时也是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 同时,历史尝试教学同各种教学法是有机的结合的,表现在尝试教学的理论是开放的,兼容的,具有巨大的理论回旋余地,能够接纳诸多教学法与之结合交融。在教学实践中已产生了目标尝试教学法,情境尝试教学法,愉快尝

试教学法,分层尝试教学法,尝试教与自主学习法,尝试教学与创新教育法,尝试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法等。我们提倡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排斥另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是互相结合,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尝试教学理论创立者邱学华专著:《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新论》等.

2. 邱学华专著:《邱学华尝试教学课堂艺术》。

3. 上网查询“邱学华尝试教育专线”,

4.陕西西安市2014上半年《教师报》出版的有关资料。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指导的几点尝试

生活实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初步尝试

关于“自学-自教”尝试的教学随笔

教改学习心得体会

教研教改心得体会

《初步尝试“指导——自学”教改的体会(精选多篇)(全文共975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