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区同步举办领导干部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专题研讨班,通过认真学习《纲要》,聆听辅导报告,我深深地感到,该《纲要》既高屋建瓴,又提纲挈领,不仅系统规划了粤港澳地区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而且善于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积极发挥粤港澳三地区位优势,努力实现粤港澳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共存共荣的发展目标。具体体会如下:
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我坚决拥护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决策,坚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粤港澳大湾区干部群众的携手同心、奋发进取、共同努力下,按照《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贯彻落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定能如期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惠州跨越式发展的绝佳机遇
自粤港澳大湾区于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布局中的独特地理优势,使得惠州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中的发展规划及定位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及高端人才的眼球。以国际一流湾区为对标的粤港澳大湾区下的惠州,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交通配套的不断完善,惠州区位能级提升已到“千载难逢”的绝佳时刻。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惠州处于核心区东轴线上,广深港高铁的开通,让惠州和香港的交通困局打开,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逐渐形成规模。另据深圳市交委消息,未来深圳将继续构建港深莞惠“1小时通勤圈”,深莞惠河汕“3+2”经济圈“2小时交通圈”,惠州的地理优势,使得深圳人口的外溢效应会越加明显,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下的惠州建设有着积极促进作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不断明朗,惠州的定位越来越清晰,未来惠州的发展潜力也在不断升。
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点燃激情、实现梦想的新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湾区经济作为共享湾区而形成的区域经济高级形态,是国际上较为认可的一种开放度高的发展模式。从全球城市群发展的规律来看,世界经济重心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迁移,湾区经济做为世界经济版图上的重要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世界银行的一项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经逐步从原来的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发展转变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由引领国内发展逐步转向引领全球化发展。近年粵港澳大湾区发展迅速,国家有许多报告重点提到粵港澳大湾区富含了多个新经济业态,各大中小型企业纷纷发力,同时也岀台了许多青年人创业扶持政策。惠州提出了打造“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的大湾区品质城市的目标,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感到服务大湾区群众责任重大,建设大湾区使命光荣,投身一流事业机遇难得。粵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政策优势已铺好,机遇就在眼前,我们每个人都应深入学习,加深理解,提前准备,做好规划,提升格局,牢牢把握国家与社会给予我们每个人的历史性机遇和圆梦平台,树立更高层次的价值观与目标,放眼望向大湾区经济发展战略当中,点燃激情,实现梦想。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