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致辞

谈谈如何认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时间:2024-09-20 22:05:50
谈谈如何认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全文共3366字)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学习十九大报告以及专家论述,现结合自身理解,谈一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以及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所以一个国家的社会主要矛盾不可能一成不变,量变时时发生,质变则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所以在一个时期内社会主要矛盾具有相对稳定性。回顾过去40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三大报告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到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以来,有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深刻总结,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历史贡献。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什么得出这样的论断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可以说已经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社会总量指标占世界的比重持续提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总体上实现小康。2012年至2016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由5940美元提高到8000美元以上,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已成世界制造大国,并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有些领域,例如高铁、航天、钢铁、道路、桥梁、高楼建筑、计算机、通讯、天文观测等,已走在世界前列。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2.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11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也即将实现。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贵阳市为例,根据2018年11月28日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发布城乡居民生活报告,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突破三万元,达到32186元,比1979年的343元增长92.8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达到14264元,比1980年的229元增长61.3倍。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贵阳市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贵阳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4.2万人,较2002年的22.3万人增长2.3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86.5万人,较2002年的25.5万人增长6.3倍;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74.6万人,较2002年的27.5万人增长1.7倍。

3.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这一需要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中不仅包括物质需要,而且包括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不仅包括对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包括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衣食住行都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在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即精神文化需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对优质教育资源、文化、住房、家政、养老、健康等需求更是日益强烈。 而现实情况是这一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4.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我们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是发展存在的各类短板。我国人均GDP在世界上排名70多位;人群之间不平衡,人民收入各个地区各行业差距较大,根据国家扶贫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还有3040万人未脱贫,渴望走出深度贫困;城乡之间、东部西部之间不平衡,发展落差仍然存在,资源发布不均衡;人民的需求还不能完全满足,供给结构存在较大问题。一方面我们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老百姓到香港、澳大利亚抢购奶粉;民生领域还有短板,特别体现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

这些都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好坏。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大判断,牢牢把握住了新时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当然,这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首先,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一是及时调整工作的着力点。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不再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应该转换为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阶段。这是为了更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是大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着眼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尽管经济建设仍是中心工作,但在新时代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生产力”增长。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是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工作着力点调整,对世界形势和格局,也将产生积极意义。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高铁的输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高铁、高速路网全覆盖,已经对全国乃至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会持续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带动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设施完善,推动新型外交关系建立,地区间加强对口扶持,找准自身定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次,继续打好三大战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2018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今年以来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并指出明年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按照已确定的行动方案,针对突出问题,打好重点战役。

一是稳字当头,把好风险防控关。人民群众利益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重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朴素而平实的语言,既蕴含着深刻的经济思想,也体现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在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发展普惠金融,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推进中国金融业发展,既着眼金融业自身繁荣,还必须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维护广大普通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是干字当头,脱贫一个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85%以上,贫困村将退出80%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50%以上,我们贡献“中国样本”。但越是到最后越不能放松,截止2017年年底我国还有3040万人未脱贫,这部分都是一些特殊困难人群,任务会比以往更加艰巨,所以必须做好打硬仗的心理准备。

三是严字当头,污染防治力度不减。我们要牢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决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为代价。各地政府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增设备、换技术、改工艺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我省牢记习总书记嘱托,严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山地公园省”的独特生态优势和“多彩贵州风”的斑斓民族文化,着力发展旅游产业,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走出了一条高速度、高水平、高质量的旅游业后发赶超之路。凭借夏季凉爽的气候遗世独立,打造了贵州生态样本,并连续十年举办生态文明世界论坛,成为人人艳羡的“避暑之都”,也极大地带动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最后,不论是加快区域间平衡发展,还是继续打好三大战役,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中心”,那就是“以党为核心”。所以,在新时代,为有效化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加强党的建设就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正因为如此,“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十九大报告如是说。201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3日会议,强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谈谈如何认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全文共336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