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口号”是1948年经毛泽东同志最终修改,由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通过,并由新华社在4月30日发布的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五一口号”共二十三条,但最重要的是第五条,即中共向全社会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中共的这一提议,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主党派的拥护和支持。其中1949年1月26日九三学社在北平的《新民报》上发表了《拥护中共五一号召与毛泽东八项主张的宣言》,九三学社在宣言中指出,“中共中央建议召开无反动派参加之新政治协商会议,解决国是”,“同人等认为惟有循此途径,始可导中国于民-主、自由、富强、康乐之境,愿共同努力,以求实现”。
正是“五一口号”的发布及社会各界的响应,奠定了政治协商和组建联合政府的基础,奠定了民-主党派参政和议政的基矗对“五一口号”的学习,我个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体会。
一、“五一口号”的提出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需求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1948年“五一口号”的提出和响应,体现了自1860年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需求。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事件以后,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但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仅仅有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制度的现代化,并不能使中国真正实现现代化,并不能使中国真正强大。
甲午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民-族-矛-盾。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光绪皇帝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戍变法,但由于没有社会基础,没有人才基础,加之变法操之过急,皇帝一日数诏,再加之各种历史偶然因素交织在一起,变法仅仅103天就夭折了。戊戍变法的夭折,一方面,使维新派和开明派在当时的满清政权中遭到了全面的排挤,满清政权变得更加昏溃,最终竟上演了“义和团进京”、“攻打使馆”和“向十一国同时宣战”的千古闹剧;另一方面,满清政权彻底走到了知识分子和社会大众的对立面,直接导致了激进的辛亥革命。19xx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摧毁了旧的秩序,但当时整个社会在人才准备、社会观念等方面并不具备建立新秩序的条件。正如国民党的创始人和辛亥革命的领导人之一宋教仁在19xx年所说,大家只知道破坏旧的秩序,但大家并不知道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秩序,更不知道怎样去建设一个新秩序。虽然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临时约法”和“天坛宪草” 现在看起来在条文和制度设计上仍然非常先进,但这只停留在字面上,在现实中根本没有得到真正实施。相反,激进的革命后,国家陷入了长期的军阀割据、动-乱和内战。戊戍变法的夭折和辛亥革命后数十年的动-乱说明,仅仅有制度的现代化,没有人才的现代化,没有观念和意识的现代化,同样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化。
从19xx年的辛亥革命到1948年,中国已历经了37年绵延不断的战争;从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48年,中国已历经了29年即近一代人的文化创新、观念创新和民-主自由思想的培育与发展。1948年正当国共二党的决战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五一口号”的提出和积极响应,正体现了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及中国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客观需求:
(1) 社会渴求、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渴求,一个统一的、和平的、稳定的环境;社会需要尽快结束内战,开展现代化的教育,开展现代化的建设。
(2) 社会渴求、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渴求,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政治协商,组建联合政府,建立现代化的政治制度。
二、毛泽东同志对“五一口号”的修改体现了互相尊重、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政治协商原则
毛泽东同志对“五一口号”的修改共有三处,第一处修改是,将原来的第五条,即“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修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第二处修改是,删除了原第二十三条,即“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万岁”。第三处修改是,删除了原第二十四条,即“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泽东同志的这三处修改体现了互相尊重、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政治协商原则,正如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的(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09页),“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毛泽东同志当时反对一-党一派的专制独裁统治,曾提出共-产-党员 “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
政治协商的前提就是互相尊重,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毛泽东同志的这三处修改正体现了这一基本原则。
三、六十年后,重温“五一口号”,我们更应该有序地推进制度文明建设,更应该全方位推进中国的现代化
从1948年到xx年,整整六十年。六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却是漫长而又弥足珍贵的。如果三十年算一代的话,那么六十年则是整整二代人的时间。
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共中央提出了全方位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外,我们现在更强调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除经济建设外,我们现在更强调和-谐社会的建设。
温-家-宝总理今年在人大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在“茍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这二句话之后,又加了三句话,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在谈到司法改革的目标时指出,司法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追求司法公正,追求司法独立,以司法独立来保证司法公正。
“天变不足畏”,就要求我们的社会,要求我们社会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主动迎接社会变革的勇气,都要主动为社会的变革做好准备。做好人才的准备,做好观念的引导。
“祖宗不足法”,就要求我们不应该沉迷在历史的故纸堆里,不应该因循守旧,应认清历史的潮流,不断创新。
“人言不足恤”,就要求我们不能人云亦云,只要符合历史的潮流,只要符合历史的发展方向,只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不应该瞻前顾后,就不应该过多地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
追求“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就要求我们尊重司法自身的客观规律,就要求我们选拔和造就一个以法律为信仰、视法律为生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温六十年前的“五一口号”,作为九三学社的一名普通社员,我期望自己能立足于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做起,从改变自己的观念做起,从引导和改变自己家庭的观念做起,从引导和改变自己工作团队的观念做起,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参与到中国全方位的现代化建设之中,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以参与者的身份,而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与时代同行!
第二篇: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 ……此处隐藏7553个字……快发展港航业。重点抓好张山子200万吨水泥专用码头和联合王晁散装水泥专用码头建设,加快船舶制造业的规模扩张和技术创新,发展大型拖队,提高水上运输能力。(二)加快“四区”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建设“生态台儿庄”,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污染防治,抓好水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开发。加快农村生态建设,重点抓好文明生态村创建、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新培植市级文明生态村16个。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突出抓好城乡绿化,努力创造适宜人居、环境优美的良好生态环境。
二是建设“文明台儿庄”,全面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把科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人才开发”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构筑人才高地。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做好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三是建设“平安台儿庄”,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强化防范措施,把“苏鲁边界平安区”建设引向深入。积极做好信访工作,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机制,深化农村合同监管,努力化解社会矛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严防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进一步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努力化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四是建设“诚信台儿庄”,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环境严厉打击干扰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创造亲商、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
《全区党外人士座谈会讲话》来源于,欢迎阅读全区党外人士座谈会讲话。
第五篇:全区党外人士座谈会讲话文章标题:全区党外人士座谈会讲话
在全区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把去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年的工作部署作一简要通报:
一、去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
2014年,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历届区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形势。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速度快,效益好。全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分别完成43.57亿元、1.46亿元和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30.2%和53.6,可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利润、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增长幅度均位居全市前列,总量比2014年翻了一番。
二是投资大,后劲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63,为近十年来最好水平。全区新上和续建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26.8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9个,这些项目将成为支撑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三年后,上联水泥、泉兴水泥、运宏水泥、东源水泥、张山子煤业、新宏煤矿、王晁煤矿、天工织造、鲁棉公司、丰元化工、万通造纸等有11家企业有望成为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
三是活力强,收入增。去年发放各类贷款14.2亿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12亿元,增长15.6;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增长,。区财政分别在年初和年底兑现了增资和房补政策,人均月增资156元。1999年以来,我区先后8次调整晋升工资,人均月增资570元,目前人均工资比1999年翻了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1.6。
四是进步快,变化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革稳步推进,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干部群众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
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结合文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面对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新形势,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第一要务不放松,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先后举办了3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并于5月份组织镇街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到江浙的江宁、嘉兴、富阳、温州等地专题学习考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中央加强宏观调控作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的大好机遇,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抓经济工作,用创新的精神培植新优势,不等待,不观望,不坐而论道,从而在思想上形成了共识,在工作中达成了共为,全区上下人心思变、人心思上、人心思进,形成了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针对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土地和信贷的实际,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和专题会议,逐行业研究和谋划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拓宽发展空间,创新发展手段,依托存量资产和存量土地招商引资,有效缓解项目“落地难”问题;及时调整产业扶持导向,以大项目建设带动优势资源开发,构建“产业高地”;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迎接大发展、实现大跨越积累了存量资产。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在整体工作部署上,立足全局,统筹兼顾,抓住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集中精力实施重点突破。在重点项目建设上,落实县级领导包项目责任制,立足资源和存量资产的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培育形成了水泥、煤炭、石膏、纺织、造纸五大优势产业。去年全区新上和续建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26.8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9个。已开工建设25个,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0。泉兴200万吨旋窑水泥一期、宏润木业二期等7个项目已竣工投产;上联200万吨旋窑水泥、鲁台造纸机械等6个项目年内可建成投产;东源200万吨旋窑水泥、台顺鞋业、丰元化工4万吨草酸、10万吨涂布白板纸生产线二期、张山子煤业30万吨技改等8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全区将达到800万吨水泥、150万吨煤炭、3000万平方米石膏板、20万锭纺纱和4500万米织布、20万吨机制纸生产能力,年可新增利税2.2亿元,安置就业1.2万人。在招商引资上,实行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严格落实招商引资“三个80”和“四不一否”制度,紧紧抓住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转移机遇,采取节会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区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合同162个,合同利用外资24.8亿元,实际到位区外资金11.8亿元,
给您推荐其他范文: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主持词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2014党外干部座谈会发言稿
向党外人士通报情况及座谈会制度
34-广东省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文档为doc格式